第62章
”老大夫將藥方子遞給安琳瑯,收拾了藥箱就準備走。
安琳瑯連忙起身去送,外頭車夫人還沒走,在門口等著。這會兒正好可以幫忙送一下。安琳瑯從兜里多掏了半兩銀子給車夫,十分感謝他這一路的幫忙。
車夫也沒推辭,樂呵呵地道下回照顧他生意,拖著大夫就走了。
老夫妻倆看著從黑暗中緩步走到亮處的安琳瑯,小小一個人,忙里忙外的,處處安排得妥妥帖帖。方婆子忍不住又是一番抹淚:“老頭子,咱們這兒媳婦娶的好啊。真是好……”
“她來了,咱們家就好了。”方婆子打心里感激老頭子那會兒發善心,誤打誤撞給家里請來了這麼個大福星,“你瞧瞧我這老骨頭都能養得精神,連玉哥兒的身子都在慢慢好轉。玉哥兒啊,看人不能看皮相。琳瑯這丫頭就是福星,你身子好了以后萬萬不能花心,兩個人好好過日子!”
周攻玉欲言又止,抬眸片刻,又沒有張口。
“玉哥兒?”
“……好。”周攻玉頓了頓,才安撫道,“我會好好對她。”
與此同時,在縣城各處轉悠了一天的仆從回到客棧。面對為老爺子吃飯操碎了的管事,只給出了個模糊的名字:“人沒找著,不過問是問到了。小夫妻倆是離縣城不遠的鎮子上來的,來這兒改砧基簿。好像是姓方,在鎮子上開食肆。”
“做食肆生意?”那豈不是不能帶走?管事的眉頭皺起來,“派人去打聽打聽。”
那仆從應了個是,看了一眼樓上亮著的房間,也深深嘆了口氣:“老爺子這是心結……”
第二十五章 又不是你的手,你管我臟不……
周攻玉病了, 雖然大夫說身子在好轉,但他整個人還是有些歪歪栽栽的。
倒春寒的天兒也冷,沒下雪, 但院里院外的房檐上還掛著冰凌子。安琳瑯也不好指使他干活了, 就讓人縮在家中養著。但即便如此, 周攻玉還時不時發發高熱, 但睡一覺又會好。原先貼的那些肉又蹭蹭地往下掉, 人眼看著就瘦了一圈,當真是個瓷人。
鋪子里修繕的事兒就暫且還是由老夫妻倆在盯。方老漢本身是木匠,木工活兒他比旁人懂。內行人總比外行人懂門道兒, 安琳瑯頂多早晚去一趟,看看完工進度。其他的東西方木匠比她會看。
鋪子當初建造的時候就下了本錢, 本身就不錯的,不然賣主也不會要價那麼高。如今他們也只是內里結構再修繕。本不是什麼難事兒,盯得緊,差不多半個月就能修好。于是一家子商量著,將開張日子定在二月初八。正好這一日也是黃道吉日,宜開張, 宜嫁娶, 宜置業。
“不用到二月,正月過完這里外都能完。”方木匠心里算得清清楚楚,畢竟一天工是一天錢,“若是得了空,我再讓他們把后廚的灶臺也給加固一下。”
安琳瑯當即就笑了:“還是爹想得周到。”
方老漢聽了繃著一張老臉嚴肅地點點頭不動聲色的樣子,扭頭就去跟方婆子炫耀。
方婆子聽完他這明里暗里的嘚瑟忍不住笑。嘴上雖然酸他,心里卻感嘆這人啊,只要日子過得好, 有盼頭,不管多大年紀都有精氣神兒。
方婆子嘴上啐了他一口,又去找十里八鄉的熟識的人。
武原鎮這邊冬日蔬菜瓜果少,卻也并非完全沒有。翻過年,有些勤快的人家也種了蘿卜、大白菜、圓白菜等東西。這東西不值錢,鄉下人自家吃不掉,會有商販下鄉來收,多少也能換個三四百文。不過商販來收都是低價,好的時候一文錢一斤,不好的時候兩文錢三斤。
雖說收的時候價格低,但商販轉頭搬到瓦市里去賣就得翻上兩番。方婆子親自下鄉去采買能便宜不少。她是個厚道人家,鄉下人日子過得苦她也也不占窮苦人便宜,都是一文錢一斤。讓他們往后將新鮮的瓜果蔬菜都給她留著,即使如此,價格也能比瓦市里便宜一半。
這般人人都在忙,反倒顯得安琳瑯有些不務正業。
她那邊把事情安排出去,自己就在家里搗鼓從縣城帶回來的那兩大筐土豆。
這玩意兒是稀罕東西,鎮子上沒有,鄉下更沒有。攤在院子里,方婆子看半天沒看明白這是個什麼東西。拿在手里掂量了兩下,掐一塊皮下來還冒汁水:“這是什麼稀罕的果子?是瓜果還是糧食?能掐出水的,我瞧著怎麼跟蘋果有點像……”
土豆在中歐地區,還真有地蘋果之稱。
“既能當菜,也能做糧食。”土豆埋在土里7~8度就能活。10度~20度就能茁壯成長。這東西不需要太嬌貴的土壤條件,一般的地土豆都能活。產量高,生長周期也短,兩到三個月就能成熟。這東西要是上報到朝廷,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種植,能很大程度上改善饑荒。能不是個好東西?
她如今十五文錢一斤買回來,留了種還能讓人幫著種植。現在是還沒那推廣的能力,但往后做出可口的菜肴給往來的商旅吃,興許就推廣開來。